培养孩子务必知道的那些道理
思学通教育 杜建强
一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
1、要有一颗自信心
孩子学习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?是心态。心态的关键是什么?是自信。所以自信很重要。
2、优秀是鼓励出来的
优秀从何而来?当一个学生反复经受失败的打击,他就变成了差生;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,就是反其道而行之,即让学生反复感受到成功的喜悦,差生就变成了优生。通过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,学生都渴望被关爱。
3、疏导心理要有方法
学会让学生放松神经,调整自己的心理,作为家长,疏优于堵。
二、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
素质教育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,而不仅仅高分数的考生。当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之后,高分数自然会水到渠成。
培养孩子,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到这些事:
1、让学生心中有目标
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,那就尝试去适应环境。面对竞争,必须制定目标,竞争是压力,也是生命的动力,只有找到了目标,才算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到了自己手里。目标有远有近,有大有小,最好是跳起来,就能够得着的。这样当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时,就能享受一种成就感,每次考试就都有自信,从而展现出一种自信的实力和心态。
2、享受学习过程
如何享受?需要从学习本身发现,如果你的孩子是中学生,那所谓的兴趣已经不能局限于好奇心,而是求知欲,是专注,是面对困难的毅力,引导学生投入学习,这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调整和适应的一个过程。
3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
符合基本科学规律的,适合自己的,实用而有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。具体来说,务必要做好四个层次:
预习。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,等待和拖沓往往就是懒惰的温床。最好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来,带着问题来上课,学贵有疑。
巩固。上课能听懂,表示你理解能力不错,更多的则是老师解释的足够清楚。能理解和真正学会了是有区别的。
提高。反复学习,揣摩中,也不忘重点突破疑难,易错点,熟能生巧。
应用。学以致用,学到的知识如果不投入应用,就会让学习变得枯燥而被动,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学会思考,这才是学习的本质所在。
4、寻找学习的动力
学习的是漫长的过程,如何保持持续的学习动?引导学生建立自信自尊;学会自主自立;建立自强与毅力;保持上进与自律;体验生活,懂得感恩。
教育孩子不是讲大道理,更要善于寻找突破口,抓住每一次教育时机,对症下药,防治结合。
5、学会抵御外界诱惑
如何抵制呢?电脑游戏固然好玩,但是别沦为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奴隶。孩子的精力是旺盛的,不是限制孩子什么不能做,而是要引导他将富余的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来。
6、把优秀当作一种传统
一个从小在优秀中成长起来的孩子,往往更能保持优秀,因为优秀会成为一种传统。
三、培养学生其它各方面的能力
1、学会把特长进行到底
要知道,优秀是始于孩子的强项。
2、在运动中激发学生活力
不管学业有多紧张,都要分出精力和时间来锻炼身体,因为强健的身体才是一切的前提。
3、巧妙面对青春敏感期
青春期孩子的身心成长与认知错位是青春期问题的根源。首先要有一种坦然的心态,要知道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很正常;其次要和孩子开诚布公的谈,把握火候和分寸。
例如,早恋问题,那就是这样一个现象:一朵鲜花开错了季节。爱情是美好的,窈窕淑女君子好逑,本来就无可厚非。孩子们虽然对爱情的充满好奇,渴望,但终归完美的爱情是要走向婚姻的。很显然,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就能承担起这长远的后果。因此,要教会孩子自我控制,知道爱情友情的界限。千万不要把孩子们美好的爱情憧憬,排斥为"可耻的行径"和歪门邪道。
4、要教会孩子自我管理
爱和管教都是必要的,不要随便走极端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一定要学会放手,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,学会竞争与合作,学会自我管理,这种能力是逐渐磨砺出来的,人人都有潜力。
教育孩子是家长的责任,懂教育会教育的家长,往往能帮孩子打开爱和智慧的天窗,长出了拼搏的翅膀!教育孩子也是家长,学校,全社会的一门艺术!
评论